www.anbo104.com-安全体验馆生产厂家,设计策划施工方案

安博下载

上海首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4-02-15 来源:安博下载

  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2020年8月,上海启动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将普查工作列入市委全会工作报告,作为全市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消防安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面对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挑战,上海有关部门和单位携手扎实推进,顺利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组织并且开展承灾体、历史灾害和综合减灾能力评估以及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各相关行业单灾种致灾危险性与风险评估,还开展了重点隐患评估、综合风险评估、综合风险与防治区划等工作。

  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国家规定的所有调查任务,圆满完成了上海市、区两级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还因地制宜、切实有序地推进了自选普查项目,增加了特色灾种、涉及城市安全运作的关键基础设施等8大类调查与评估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灾害风险普查的上海经验。

  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收集全面的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构建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系列普查调查工作帮助上海首次全面获取了全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

  其中,上海应急管理部门承担3大类(承灾体、减灾能力和历史灾害)共31项调查数据,完成对学校、医院、宾馆、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危化企业等9794个承灾体和27346个综合减灾能力对象的调查,获取历史自然灾害信息14535条。

  来自上海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显示,上海第一次自然灾害普查工作先后调查获取了全市涵盖地震、地质、水旱、气象、海洋、森林火灾等6大类25种灾害的致灾要素信息,房屋、交通、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危险化学品企业、民用、农业等7大类42小类承灾体的空间位置和灾害属性信息,海洋、水旱、地质和森林火灾等4大类12小类承灾体重点隐患信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基层、家庭等4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信息,1978年以来年度历史灾害调查和一般历史灾害事件调查以及1949年以来19场重大历史灾害事件调查。

  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面,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完成徐汇区的“一省一县”试点工作。2022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克服困难,提前完成国务院普查办安排的松江区、金山区“一省一市”试点评估区划任务,相关报告质量得到国务院普查办技术组的认可。2023年,基于现有数据,上海完成了市、区两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与区划的所有任务。

  其中,上海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编制形成了市区两级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评估图件607幅、重大历史灾害灾情评估图件119幅和历史一般灾害灾情评估图件318幅;编制完成市区两级30弧秒承灾体分布图件69幅;绘制各类减灾能力专题图件709幅;编制完成市区两级致灾隐患等级图、多灾种致灾隐患类型组合图等图件137幅;编制完成市区两级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图件129幅。

  通过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及关键要素的科学评估,上海摸清了全市不同层级的防灾减灾救灾资源分布特点,掌握了全市自然灾害致灾隐患和承灾体隐患底数,揭示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及主要成因,划分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

  上海还积极地推进全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区域标准建设,初步形成减灾能力评估、重点隐患综合评估、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7项应急领域本地化评估规范,规划资源部门自我加压开展地面沉降风险普查,构建了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得到国家自然资源部肯定并推广应用。

  在普查成果应用方面,上海应急管理等部门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坚持“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理念,积极地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在“受用”“管用”“爱用”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方面,立足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应急管理格局,从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和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着眼,从推动构建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提升灾害救援救助能力、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等5个方向着手,梳理总结了38个普查成果应用方向建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成果应用实施建议,由市普查办会同应急管理、经济信息化、科学技术、大数据等部门联合印发并实施,充分的发挥风险普查成果的延展效应,力争在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发展规划、社会保障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再探索推进一批有代表性的应用项目。

  其中,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运用普查获取了上海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与基础底数,以此分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从综合防灾减灾空间应对策略、规划防灾分区、布局主要防灾减灾设施等方面入手,编制发布《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十四五”规划》《上海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2035年)》,为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韧性能力、建立综合防灾减灾空间治理管控、夯实城市应对灾害事故空间资源保障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针对多源异构成果汇聚标准缺乏,城市系统各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复杂耦合关系刻画不足等问题,开展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常普常新”共享更新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会同市中心、各主要任务单位,研究编制了《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从行业、区域、类型等多重维度入手,推进上海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打造满足纵横汇交、共建共用的综合应用平台。

  此外,还针对上海超大城市灾害风险特征,在防范化解各类灾害风险隐患“四早五最”上下功夫,提前布局开展上海安全韧性城市评估、主要自然灾害极端情景下多灾种灾害链传导与断链减灾模型研究、重要防护目标综合防灾风险评估路径研究等内容,将普查数据运用到全市救灾物资和应急避难场所统筹管理、危险化学品次生灾害事故风险防控中,进一步补充了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和巨灾保险机制研究的基础数据,为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精细化重大基础设施保护以及城市运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